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有肉眼嗎?」

須菩提答:「有的,佛陀,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佛陀又問:「如來有天眼嗎?」

「是的,佛陀!如來也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如來有慧眼嗎?」

「是的,如來具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如來有沒有法眼?」

「是的,如來具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如來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嗎?」

「是的,佛陀!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須菩提!你認為,恆河中的所有沙粒,如來說是不是沙?」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是的,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須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麼像一條恆河沙那麼多的恆河,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個佛世界的話,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

「甚多。世尊!」

「很多的,佛陀!」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佛陀又問:「須菩提!如你剛才所說,佛眼可攝一切眼,一沙可攝一切沙,在諸佛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所有種種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曉的。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的心源與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脈,源頭是一,心性同源,眾生心即是佛心,所以,如來能悉知眾生心性。但是,眾生往還六道,隨業逐流,遺失了本心,反被六塵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種種虛妄心念,這種種心皆不是真實不變的心性,只是一時假名為心而已。這過去之心、現在之心、未來之心,無非皆由六塵緣影而生,念念相續,事過則滅,這種種無常虛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所謂「一體同觀」者,即是「萬法歸一,更無異觀」之意也。故能以一眼攝五眼,一沙攝恆河沙,一世界攝多世界,一心攝眾生心。眾生與佛,本來無異。眾生本有佛性,與佛原來無二無別,只是眾生隨業遷流,忘失了本體。而佛不為業轉,了悟真心。佛知眾生為同體,因同體而起滅度無量眾生之大悲也。

*此答正顯示如來不異凡夫,生佛平等,如來雖具五眼,亦不離眾生肉眼。

*以上這五眼的五問五答,皆是要表明平等真實相本體,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所謂「溪山雖別,風月是同」,不僅佛佛道同,亦且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聖同聖,在菩薩同菩薩。所以雖在凡夫,亦可五眼具備,只是凡夫有所知障,各以己見為是,便不能徹見一切,侷促於一偏之見。

五眼並不是說一個人長五個睛來看東西,而是同一個眼睛,就他所能看見的意義來說,有這五種不同的境界。傅大士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佛陀所證悟的法界真如,等同虛空,既無分別心識,則彼此一如,人我同等,眾生皆是其心內之眾生,當然皆能悉知。無分別心,就好像一面大圓鏡,物來即映,了無遮礙,洞然明白。

 

名詞解釋:     肉眼(五眼)

點擊此燈泡可看江味農居士對該段經文之註釋 / 點擊下列圖式可看不同大德對此分的註解

譯本.jpg         星雲.jpg         道源.jpg         聖一.jpg         昆山.jpg 

 SC_007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mondsutra 的頭像
    Diamondsutra

    金 剛 經 導 讀

    Diamondsu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