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薩埵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 sattva 意為「有情」, 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覺有情」: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使人覺悟的有情眾生。佛教認為,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

南傳佛教認為,菩薩是在佛法失傳之後,在未來成佛、重新開啟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傳經典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即成佛前的釋迦牟尼和未來佛彌勒菩薩。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義的菩薩也包括了一切發願在未來成為佛陀聖弟子的修行者,即聲聞菩薩。菩薩的主要修行內容就是十度波羅密。

大乘佛教認為,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藥師三尊)。現在佛和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援。

佛經中所舉出菩薩的異名有:開士、大士、尊人、聖士、超士、無上、自在、勇健、大道心成眾生、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等。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 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無成佛的 悉達多 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 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 ,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 佛道 ,下化眾生都都稱之為菩薩。 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 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 Samantabhadra 觀世音 Avalokite'svara 、地藏Ksitigarbha

“菩薩”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為十法界之一。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 菩薩階位 外,《菩薩地持經》卷 八菩薩 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1.種性-未得淨心。 2.入-發心修學。 3.未淨-已入而未達淨心地。 4.淨-入淨心地。 5.未熟-淨者未入畢竟地。 6.熟-入畢竟地。 7.未定-熟者未入定地。 8.定-已入定地。 9.一生-次第得無上菩提。 10.最後身-此生得無上菩提。 此外,複分在家與出家、生身與法身、退轉與不退轉 等。

一念惡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善惡皆拋即菩薩。

菩薩修六度之行,稱作“ 菩薩行 ”;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菩薩應持之戒,稱為“ 菩薩戒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amondsu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