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有標準的,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善? 最簡單的標準,《觀經》上講的三福,世尊在總結裡面告訴我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第一福里面給我們講了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話統統做到,才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是「善」字最低的水平。 如果這四句做不到,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要明白的。
為什麼我們讀經,依照經典的方法修行,所得的結果不是經上所說的。 原因在哪裡? 都在這一個字上,經上講得很清楚,「善」男子、「善」女人。 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果報就要差很多,沒有這麼殊勝,這是一定要懂得的。我們在《華嚴經》讀到「三十三天王」,代表初地菩薩「歡喜地」。 三十三天王就是忉利天主,他代表什麼意思? 五戒十善。 換句話說,還是淨業三福里面的第一福,「孝親尊師」,以大慈悲心修十善業道,這是歡喜地。
如果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我們連最低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都達不到,一生學佛只能說是跟佛結個善緣而已,能不能成就? 不能成就。 最殊勝的成就也不過是來生得人天福報,沒有辦法了生死、出輪迴,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經上,一切經論都講這個「善」字,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 要達到經典「善」的標準,這裡面講的果報太殊勝了。 這樣的標準,能不能獲得這樣殊勝的果報? 不能,為什麼? 你這個善是剛剛達到標準,這是初級的善,小善。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經,它不是小乘經,所以這個「善」的標準還要向上提升,三福里面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比前面高多了,這是二乘善,阿羅漢跟辟支佛的善。 他們修行能不能得這個果報? 還是不能,還差一截。 再向上提升是大乘善,還要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就是此地這個「善」的標準。 你以這樣的善心善行,供養地藏菩薩,轉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專修專弘,「一事修行」是專修專弘,你才能得到堅牢地神的擁護,你才能得到欲界天、色界天的天王、天神擁護。 他憑什麼擁護你? 因為你是菩薩,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別人,是菩薩,他怎麼會不擁護? 三福你做到第一條,你只是世間善人,欲界裡面一切善神會保佑你,你這一個地方土地神會保佑你。 堅牢地神是全世界的總地神,用不著他來,他派幾個小土地來就夠了。 如果你的善達到二乘善,聲聞、緣覺,你已經不是凡夫了,在小乘上你已經入了聖流,你就能夠感得天神來擁護你,這些天王尊敬你,天神擁護你。 你是菩薩,天王也尊敬你、也擁護你。
附:五戒十善五戒:不殺(不傷害眾生)、不盜(不眾生佔便宜)、不邪淫(不亂搞男女關係)、不妄語(不騙人)、不飲酒(酒能亂性,不喝酒是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條)。 十善:不殺(不傷害眾生),不盜(不佔眾生便宜),不淫(不亂搞男女關係)、不惡口(不會說話粗魯令人不快)、不綺語(不花言巧語)、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妄語(不騙人)、不貪(不貪婪)、不嗔(不生氣)、不癡(不愚癡,能分是非、辨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