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Tathāgata,音譯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稱號之一。

tatha 意思是「如」,agata 意思是「來」,如來,「就像來了一樣」,更進一步講,「就在這兒」,所以在這裡「來」與「未來」是完全一樣的,任何有意或無意的區分都是錯誤的、徒勞的。「如來」一詞實在是指佛無處不在的真如法性,亦即法身佛或說佛的法身。「如來」二字的意思極其美妙,構詞巧奪天工,中文的譯名也形像傳神,惟妙惟肖,只此二字已演繹了一大藏教,或說揭示了宇宙的奧秘。

如指真如,含兩層意思:

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

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獲取利益,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也有解釋作「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民間常以如來、如來佛專指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

蓋梵語 tathgata 可分解為 tath-gata(如去)、tath-gata(如來)二種,若作前者解,為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涅槃之義,故稱為如去;若作後者解,則為由真理而來(如實而來),而成正覺之義,故稱如來。佛陀即乘真理而來,由真如而現身,故尊稱佛陀為如來。長阿含卷十二清淨經:「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復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大智度論卷五十五:「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故名如來;智知諸法如,從如中來,故名如來。」又因佛陀乃無上之尊者,為無上之無上,故亦稱無上上。又「如來」之稱呼,亦為諸佛之通號。  

巴利文長部經注(Sumagala-vilsin)舉出如來有九義;十住毘婆沙論卷一則舉出如來有十一義。此外,大寶積經卷九十、大威德陀羅尼經卷十三、佛性論卷二如來藏品等,亦各有不同之說法。  

另據成實論卷一、行宗記卷上等之說,乘真如之道而來成正覺者,是為真身如來;而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者,是應身如來。  

天台家依成實論卷一之「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一語,解釋真身、應身二如來之義,稱為二如來;據法華文句卷九之解釋,即:乘(如如之智)如實(如如之境)道(因)來成正覺(果)者,因境智契合,功果圓滿,是為真身如來;而以如實智乘如實道(境智契合),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者,是為應身如來。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論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說」一語,解釋法身、報身、應身三如來之義,稱為三如來;據法華文句卷九之解釋,即: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應一切處為來,此指法身如來;從理名如,從智為來,此指報身如來;境智冥合為如,來至三界轉妙法輪而說法為來,此指應身如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mondsutra 的頭像
    Diamondsutra

    金 剛 經 導 讀

    Diamondsu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