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隨」即隨順,隨順其理、隨順其義、其解、其行,是故能解能行般若,才稱為隨順;能解能行般若的法師代表佛,法華經云:「當知此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世間天人,均要恭敬供養能解能行般若之法師。

 

 

「如佛塔廟」者,塔供佛舍利,廟供佛像,此善男子善女人能說能解能行般若,般若在心,即此身內有如來法身舍利,猶如佛塔,心內有如來法身,猶如佛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當知是人,圓滿最上第一稀有之佛法,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從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護大般涅槃。

 

佛法不離三德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名為大般涅槃。「最上」是法身德,「第一」是般若德,「稀有」是解脫德;如來所證,不外是三德秘藏,三德也是常寂光淨土,法身是常,般若是光,解脫就是寂。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自心誦得此經,自心解得經義,自心體會無著無相之理,所在之處,常修佛行,念念無有間歇,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處,則為有佛。

 

經典是法寶,含實相的妙理,得法名為佛寶,佛、法和合,出生功德,名為僧寶,佛在世時,所有弟子都是佛法和合的僧寶,均為天人所尊重。

 

若是般若經典所在之處,有人盡能受持,其心是佛、是法、是僧,大乘三寶,常住世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amondsu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