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須菩提聽到世尊說,般若能令小乘人證四果,又令大乘菩薩得法,莊嚴佛土,成報身佛,有人隨順說般若,猶如塔廟,經典所在之處,若有人受持,即有大乘常住三寶出現世間,欣嘆之餘,於是請世尊為法安名,以便尋名得體,故云「我等云何奉持」。

 

名是假名,假名之下,必有實體。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般若是智慧,猶如金剛,能蕩相破執;波羅蜜是梵語,此云到彼岸,意即清淨圓滿,不生不滅,到諸法的彼岸。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金剛般若波羅蜜,只是一個名字,不是法,顧名思義,便可得法;顧這個名,解名中之義,得般若之法,所以云:「以是名字,汝常奉持。」

 

求法不是在名字中求,在義上求,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奉其名而持其義。所以誦經若不思惟,不能解第一義,應該從文字般若,觀照其義,是為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解其義,到了涅槃彼岸,就是實相般若,就是波羅蜜。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此乃歸根得旨之文。

 

佛說般若波羅蜜,是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照見萬法皆空,般若亦空,故云「即非般若波羅蜜」;般若空時,見到諸法的實相,就是實相般若波羅蜜,故云「是名般若波羅蜜」,三般若次第而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般若不但空一切法,般若亦自空,所以般若波羅蜜義,法空心亦空,如來證般若時,一切法空,佛心亦空,故佛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否?」若有心則有法,便是有所說,惟是如來法空心亦空,那麼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直心而答,如來心空無所說,如來法空無所得,一切心、法俱空,始終無所說,所以佛臨入涅槃時,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佛問文殊:「汝曾見我轉法輪耶?吾成佛至今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

 

如來心空、法空,無所得心即無所說矣。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汝既已知如來心空,無所說,一切法空,就是般若,那麼大千世界的微塵空時,還可說多否?

 

須菩提初不解佛意,未見微塵性空,所以答言甚多。

 

猶如夢中見有黃金、有山有水、有飲有食,醒來後,別人問:「黃金多否?」此人答言黃金甚多,山水甚美,飲食可口,當知此人,猶未夢醒,尚說夢中話。

 

須菩提亦復如是,若解般若,一切法空,大千微塵亦空,則不應答言甚多。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屬果報,無果報不成世界,娑婆世界是五濁的果報,是由眾生過去種種妄念所成,凡夫的妄念,多如微塵,由妄念的微塵作種種業,結成今世妄念的果報,善妄念微塵造天的世界,惡妄念微塵造地獄世界,亦善亦惡的妄念微塵造人的世界,好勝微塵造阿修羅的世界,以瞋恨的微塵布施,造龍的世界,所以大千世界的果報,都是由妄念微塵造成。

 

以般若觀照之,妄念微塵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微塵性空——善妄念、惡妄念、憍慢等妄念微塵,一切空空如也,妄念微塵空,即非微塵。

 

妄念空,是為無念,無念則清淨,妄念微塵轉為清淨微塵,故如來說非微塵,是名清淨微塵,所以如來在微塵裡轉大法輪。

 

微塵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微塵清淨,世界亦清淨,故如來說非世界,是名清淨世界,是故如來於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非」者,空也,世界空,是名世界,世界不空,不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滿以為,世間的因果就是微塵世界,以般若觀之,一切皆空,生死大夢醒,得證實相,但出世間法,如來以三十二相,應現人間,說法度眾生,可不應空。

 

然以般若觀照,不論世間或出世間法,均是平等,皆應空卻,才可證實相,實相是諸法的實相,無世出世間兩個。

 

佛問須菩提,可否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須菩提猛然醒悟,答言:「不也,世尊,三十二相是佛的應身,應身的三十二相不空,不能見法身如來。」

 

應身是由法身所現,所謂從本垂跡,因跡見本;本,是法身佛,法身本來就是佛,無有成與不成,跡,是應身佛,若以般若時計,應身佛是在四十年前,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今日世尊從法身起應身,應身佛有三十二相,見到三十二相,是否就是見到法身如來呢?

 

須菩提認為法身無相,應身有相,所以云不應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

 

著相迷性,不能見法身如來,相空,離相見性,即見法身如來。

 

三十二相從緣而起,依他而生,所以三十二相無有自性,故云「即非三十二相」,若不著三十二相,三十二相空,證實相般若,即見法身如來,法身無相而現三十二相,所以「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凡夫未空五蘊,雖以五蘊之身命來布施,有能施所施之妄心,只可得人天福,不能了生死,更何況成佛。菩薩空五蘊,不見五蘊,不見身命,無能所之妄心,以智慧布施,是無相施,得涅槃果。

 

若有人受持此經,照見五蘊皆空,實相現前,見法身如來,從實相起修,成報身佛,從報而起應,成應身佛。

 

受持此經乃至一四句偈,三身如來便已具足,自證三身如來,又教人證三身如來,法、報、應,三身如來是無漏福,勝過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有漏人天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mondsutra 的頭像
    Diamondsutra

    金 剛 經 導 讀

    Diamondsu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