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破空執。

 

凡夫不執有便執無,是故佛謂須菩提,莫如凡夫般作如是念:「如來不以具足三十二相得阿耨菩提。」故說此文。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最高無上之道,當然要具足相好才能得菩提,須菩提認為不須要具足三十二相證菩提,是著了無見,無見是斷滅,法身非斷滅,斷滅不見法身,「色即是空」,這種見解才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離色而見空,無色而有空,是斷滅空,不能見法身。

 

所以佛謂須菩提,莫作如是見解,謂如來不須要具足三十二相莊嚴色身,就可以得菩提,佛是為免須菩提聞上來不能著色聲之有,便轉而著空。其實著空比著有更不堪,故經云:「寧著有如須彌山,莫著空如芥子許。」著有之人,雖不能了生死,但還會修福,得人天果報,著空之人,福慧不修,連人天果報也失,更何況得出世三乘的聖果。

 

若如來不修三十二相,得菩提時,一個相好也無,一如平常的凡夫,那又有誰尊重如來?

 

娑婆世界的人,以三十二相為最高圓滿,所以如來在娑婆世界,以三十二相莊嚴成佛,在華藏世界,世尊則以微塵相海莊嚴報身成佛,是故如來是具足一切相好才得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提醒世人莫作是見解,如來不以具足相好的色身而得菩提。

 

就是悟道的祖師,也有相好:六祖的掌紋有個佛字;馬祖牛行虎視,舌長過鼻;五祖三十二相只欠七相;清涼國師有四十齒;虛雲老和尚常年不流汗,身無垢穢。如來因中,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然後才得菩提。

 

所以修行,不能著有,亦不能著空,例如拜佛,不能著有拜佛之相,但完全不拜佛便是著空,拜佛而不執著拜佛,「色即是空」,才可以悟道,若執著不拜佛而可以悟道者,那麼石頭可以悟道,虛空亦可以悟道。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凡夫修行,重知見,知見不正,不能發菩提心,知見正,一剎那間發菩提心,知見要與菩提心相應,菩提心性空,故一切法不恒住世間;菩提心從緣而起,故一切法不會斷滅;如是諸法不常不斷,故誡諸法斷滅。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菩提心內,具足恒河沙稱性功德,用之不乏,取之不盡。六祖聽五祖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云:「何其自性本來具足(具足六度萬行,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發菩提心後,從性起修,萬行齊修,萬德齊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慈悲喜捨,莊嚴菩提心,是故發菩提心之人,於法不說斷滅相。

 

學道之人,不應著有,亦不應著空,中道現前亦不應著,若著中道,便是法愛,應無住而住,住於菩提心。

 

以色見聲求,落於常見,不以具足相得菩提,屬於斷見,斷見是撥無因果,常見落於生死,故修行應離斷常二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mondsutra 的頭像
    Diamondsutra

    金 剛 經 導 讀

    Diamondsu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