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學經一定要前後理路貫通,但是理路最不容易貫通,惟是世尊一定是貫通了理路才為人說法,不會前後脫節,前文後理,必定有所關連。
上來不貪著果報,不受生死,放下三界,然後從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識取根源去,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得成於忍。
須知法身如來,是無來去坐臥之相,若有人言,法身有來去坐臥之相,是人不解如來說法之義。
法身無來相——「無所從來」,到人間不來而來,來成正覺。
法身無去相——「亦無所去」,無去而去,示現涅槃,普利群生。
留意「無所從」,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是從那一個地方來?大家不防觀一下,當觀之時,觀不到來處,但觀到「無所從」,在「無所從」之中,凝住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甚至一天、多天,照顧「無所從」之境——無所從而從,從妄入真——妄想、煩惱,無所從來,妄想煩惱空,如是我相空、世界空、虛空空、山河大地空,「無所從」亦空。
即「無所從」就是功用,能夠消滅情識,情識滅盡,就能悟道。
念楞嚴咒亦如是,看一看楞嚴咒每一字音從那個地方來——「無所從」——半小時的無所從,一小時的無所從,世界空、妄想空、業障空、凡情執著亦空。
修行如何修?識取「無所從」,無所從而念佛、無所從而持咒、無所從而行路、無所從而坐禪、無所從而拜佛、無所從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若有所從來,是外道法。
「無所從」,是從凡入聖的境界,是菩提路。
般若經云:「無生法無來無去,無生法即是佛;無滅法無來無去,無滅法即是佛。」是故法身如來無所從來,來無來相,法身亦無所去,去無去相。
所以悟道之人,借色身之假,修法身之真,如何借假修真呢?例如雪峰禪師悟道後,在寺內當飯頭,與大眾結緣修福;龍褲國師悟道後在大路邊施茶;六祖碓米供眾;都是悟到色身如幻,借如幻之色身,修無漏之福,而法身如如不動,無所從——無燒飯、施茶、碓米等事。
留言列表